鱼朝恩:一个唐代权宦的兴亡史查配资平台的网站
在唐朝天宝年间爆发的安史之乱,不仅改变了整个王朝的命运,更成就了一个特殊人物的崛起——鱼朝恩。这个身体残缺的宦官,凭借动乱时局和帝王猜忌,一步步登上了权力的巅峰。
天宝十四年(755年),安禄山起兵反唐,这场持续八年的叛乱彻底动摇了盛唐的根基。唐肃宗即位后,对掌握兵权的将领充满戒心,转而倚重身边的宦官集团。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,鱼朝恩这个原本微不足道的内侍开始崭露头角。他生性机敏,善于察言观色,又粗通文墨,在宦官中显得出类拔萃。肃宗为防范节度使叛乱,常派宦官监军,鱼朝恩便借此机会开始接触军权。
展开剩余73%乾元元年(758年),唐军集结六十万大军围攻安庆绪。肃宗为制衡郭子仪等将领,特意不设统帅,而任命鱼朝恩为观军容宣慰处置使,让他节制诸军。这个决定让鱼朝恩首次触及最高军事指挥权。广德元年(763年)吐蕃入侵时,代宗仓皇出逃,鱼朝恩率神策军护驾有功,被加封天下观军容宣慰处置使,正式执掌禁军。此时的鱼朝恩权势熏天,朝中无人能及。
然而权力使人腐化。鱼朝恩开始肆无忌惮地干预朝政,百官奏章需经他过目才能呈递宰相,他的提议无人敢驳。一次朝会上,他公然宣称:天下事岂有不关我者?其嚣张气焰令代宗暗自震怒。更过分的是,他竟为养子鱼令徽强索紫袍。按制紫衣唯三品以上可穿,鱼朝恩却不等代宗应允,直接命人给儿子穿上紫衣跪谢皇恩。代宗表面含笑应允,内心已起杀机。
为除掉这个心腹大患,代宗暗中授意宰相元载谋划。元载发现鱼朝恩虽党羽众多,但最倚重神策军射生将周皓和陕州节度使皇甫温。他先派心腹崔昭结交皇甫温,又施恩于周皓,逐渐掌握了鱼朝恩的一举一动。同时,元载表面极力逢迎鱼朝恩,不断为其请功加封,甚至将数州之地划归神策军管辖,使鱼朝恩放松警惕。
大历五年(770年)寒食节,代宗设宴后留下鱼朝恩议事。在内殿,代宗突然变脸喝问其谋反,周皓立即用绳索勒死了这个不可一世的权宦。次日朝廷宣称鱼朝恩自缢身亡,代宗还假意哀悼,厚赐其家。这个权倾朝野的大宦官,最终因德不配位而遭横死,印证了《易经》鼎折足的预言。
鱼朝恩的兴亡警示后人:靠投机取巧获得的权势终难持久。他虽通晓《易经》字句,却不解其中德不配位,必有灾殃的真谛。正如孔子所言:名不正则言不顺,言不顺则事不成。这段历史告诉我们,任何背离道德根基的权力大厦,都终将轰然倒塌。
发布于:天津市N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